【非本科跨考|心理所3校榜首】選郭易老師的課讓你高校備考!一次就考上理想校系|國家研究所&TKB大碩
【非本科跨考|心理所3校榜首】
選郭易老師的課讓你高效備考
一次就考上理想校系
感謝老師的話:
最感謝的人就是郭易老師了。郭易老師的教學風格和講義內容,著實讓非本科的我們可以很安心地跟著老師的腳步在往前走,無論是要考台大或政大,甚至是中正、輔大等學校,老師的教材都涵蓋在內。
此外,老師上課時總會點名每個人回答問題,並且很願意給我們考試的信心,下課的時候也都會開放機會讓我們問很多問題,老師也會幫我們改考古,整體而言無論是心方的內容,或是對於生涯和選校的考量,郭易老師就如同補習班的大長輩般,不吝給我們指教。
考試準備要領:
一、心方
【心理與教育統計】
1. 國x補習班郭x老師講義2、3、6冊
就如同上述,我這兩年確實是有補習的。大學的時候雖然上過心方,但老實講,有上跟沒上一樣(相信這是很多半本科或本科生一樣的OS)所以我覺得能夠遇到郭老師真的很幸運。
老師的內容是把Howell、Pagano、林清山、姚媽筆記的東西整合在一起的,說實話真的沒時間去把前兩本原文書看過(大學時也根本沒聽過,羞愧)所以很節省讀書時間。
此外,印象很深刻的是在春班剛開始上課的時候覺得前面的內容很簡單,一直到暑班老師開始用簡單的方式證柴比雪夫、單向度卡方的時候,我才知道這個科目有多帥多好玩。
其實就像老師上課常講的,他的目的是要讓大家用很基礎的方式去把很難的統計搞懂,我覺得真的蠻能夠讓我可以不用那麼害怕去面對這些數理化的內容,而且也更知道這些東西他的來龍去脈還有其應用面,可以自己去研究的更深。
而且在第二年又聽一次課的時候真的聽到更多當時沒聽到(對,認知資源開始充足的時候,就會聽到更多更細的內容)的部分,也把大部分的初統知識有更完整的串連,去往更深的東西去碰,真的覺得是我台大能夠遇到徐老師出題時還能夠拿64分的一大助力。
2. 台大姚媽心統筆記上、下冊
台大姚媽筆記真的是考台大的人必看。就算現在不是姚媽出題了,裡面也有多數可能會出的證明題,包括:用計算公式證unbiased estimation、單向度卡方、ANOVA是迴歸特例、最小平方法偏微分等等的都有,而且徐老師也真的考,所以至少從剛開始跟補習班的課程時就要跟著進度讀,然後從剛開始備考一直到寫台大考古、考前都要翻個完整不下五遍以上才可以!
3. 心理與教育統計學(林清山著)
第一年不信邪,還真的沒買,第二年買來直接當字典翻。有時候可能補習班講過的東西不太懂,或是老師沒有特別強調,但是台政就很愛考基本觀念,像是考前就有很仔細的去把事前跟事後比較全部看熟,從推統基礎到中央極限定理、抽樣分配的定義還有來龍去脈都看了好幾遍,結果政大今年還真的出Bonferroni算法,台大也曾叫你寫出不同參數估計的抽樣分配,以及t-test、迴歸、ANOVA基本假設違反的解決方法,有讀有背就有分!
*補充:ANOVA算近兩年台政幾乎少考(只考觀念和證明)反倒是迴歸比較重要,但我知道有些私校會著重考ANOVA計算,這個就仰賴考古題的練習然後和老師對答案或是讀書會討論,要考中原、輔仁的人請多注意。
【心理測驗】
1. 國x補習班郭x老師講義第4冊、GT補充
如上述,不用多加論述,郭老師真的整理的很好,而且也會提醒我們愛考的信度區間估計、估計標準誤等等的,以及寫台大必須要一個概念同時論述CTT、IRT,還有試題編製的重點等。老師的講義包含:Gregory、葛樹人、郭生玉(諮商必讀)的內容,各有千秋,但老師彙整起來真的很讚。
2. 心理測驗學(葛樹人著)
考心理所真的必讀的聖經本。重要的章節是前面概要以及信效度的部分,不管是台政或是成大都會考,所以一定要熟讀前面這幾章。
3. 姚媽文章、姚媽+陳坤虎老師文章、國北吳毓瑩老師文章
上述這些文章真的「超。級。重。要」心測不外乎考的就是信效度、試題編製、IRT。葛樹人的書沒有試題編製跟IRT的部分,所以需要透過以上文章去補齊這方面的知識,而且真的也是熟讀,來回看好幾次,把編製流程背下來,裡頭的細項還有重點是什麼,如:測驗blue print該包含測驗範圍及目的、施測方式、計分方式等等,還有試題信效度指數也很重要,必須從這些文章當中去吸收;還有IRT是台大愛考的內容,在各校準備方式時會詳細論述;此外,吳毓瑩老師的效度歷史真的超愛考,台大考了好幾次,包括效度證據如何搜集?效度現代概念是什麼等等的,如果你沒看這些文章,考試的時候把試題編製寫成試題編「制」或是說「測驗的效度…」一看就顯露出沒有讀過這些文章、上過這些老師的課的樣子,是很可能被扣爆分的。
4. 台大姚媽、翁老師的上課筆記
我蠻確定自己想要把台大的測驗拿高分的,所以有熟讀他們的上課ppt(感謝台大朋)有讀就知道老師們可能會care的細節是什麼(老師們會直接寫在ppt上),要考台大的需注意!
*補充:某些私校會考「因素分析」這部分就有要考東吳、輔仁的需要多加注意,可能可以去看邱皓正老師的書?或是透過詢問補習班老師來為你解惑囉!
【心理實驗法】
1.國x補習班郭x老師講義第5冊
如前述,不多說。老師的講義有包含:Christensen、基本心理歷程、Kantowitz的書,是專for台正準備的書,畢竟近兩年台大很愛考實驗題,很多概念是從Christensen的書裡面直接出的,還有政大也都只考Kantowitz,所以要考的人就有福啦~
2. 研究方法:設計與分析(Christensen著,郭俊顯、游婷雅譯)
算是實驗法的集大成,聖經本,應該除了政大以外的學校都是用這本書的原文在上課的。敝系即是以這本中文書在上,覺得翻譯得挺好的,就拿來邊上郭老師的課邊把前幾章受試者間內設計、四大實驗效度看熟,畢竟台大真的就都考這些(近年)
3. Experimental psychology(Kantowitz著)
要考政大的夥伴這本原文書請從網路上下載到你的平板裡面。真的沒有什麼好Bargain的,就是從第一章節一字一句地看到memory的部分。他很酷,他是以學習、認知(甚至包含社心)的角度去把經典實驗以心實的技術去解析,可以知道這些經典實驗是如何設計還有計算的,像是Ebbinhaus公式、priming等等的,而且Reaction time的部分算是台政近年都超愛考的內容,像是RT作為依變項的內涵、PRP等等的,算是讀了可以應用在心方和認知的考科中,好書,要讀!
4. 基本心理歷程(劉英茂著)
號稱所有考科當中最玄的一本書,講的就是台大曾經會考的心物的部分。但是你以為不用讀嗎?錯了,Signal Detection Theory的部分真的超重要。我是有去詳讀劉英茂老師這個部分整理的內容,包括SDT的設計方式、計算、和古典心物不同的地方以及臨床心理的應用等等,因為難保他不會出現在普心或臨心的考科裡面,而SDT又是心物現在重要的典範,能不讀嗎?考台大、長庚、中正最好還是讀一下。
二、變態(臨心)
1.變態心理學(Kring等人著,張本聖等人譯)
這本是變態基礎中的基礎,聖經本,寫得很有架構,內容是必須從頭到尾(除了性障礙、法規)讀到內容要可以完整論述、條列式背出每個章節的其中小節的程度。因為寫的內容太簡單,但是很有架構,所以對於只是臨心小白的我們,要能夠把整本書吞進去(我大概前前後後翻了20遍)搭配補習班的臨心講義去條列式的把每個疾病的病理、治療都讀熟才行。我自己是原文書也有讀了兩次,因為台大是全英文出題,而且中文有的內容英文不一定有,英文有的內容中文可能沒有,所以不能放過任何一個小細節,各種框框也要熟讀(台成愛考框框裡面的議題,包括:季節性憂鬱症、care giver burden等等)
2.變態心理學(Hooley等人著,游恆山譯)
算是變態心理學的進階版本,內容比較雜亂,也會深淺不一,所以建議是把Kring讀得很熟之後把這本拿來做為補充教材使用。如果你今天要考台大,就必須把這本書從頭到尾讀完,而且也要讀熟,108、109、112、113這幾年多數內容從這裡出來,裡頭包含很冷僻的知識,像是:台大愛考的精神病史Hippocrates、Galen、女巫之鎚、Nancy school、巴黎身心學派等,或是Lycanthropy、tarantism、變性幻想性興奮以及流行病學的差異還有分子遺傳學的研究方法等。還有心理免疫這本會寫得很詳細,在中正、高醫、政大也都愛出這部分考題,有讀熟的話會很能夠去論述內容。
3.變態心理學(華格納出版)
由台灣的臨心教授們共同編的,裡面會包含到很多台灣精神醫學的知識,所以也要搭配著看,我自己是沒有每個章節都讀,就把Kring那本沒有寫得很完整的內容讀完,像是:情緒障礙、PTSD、兒童期疾患、認知障礙等章節,考成大、高醫、中正的兒童跟認知真的要讀爆,像今年成大就考了兒童期疾患的治療和衡鑑,但是Kring幾乎沒有衡鑑的內容,所以必須從這本書去補。(如果你是準備到一半的備考生,請問問自己,ASD跟ADHD在台灣有什麼常用的衡鑑工具,回答不出來的話就去買來讀吧!)
4.臨床心理學(Timothy著,游恆山譯)
這本書也很重要,考政大、成大、中正、高醫必讀的聖經本。不用全讀,可以從衡鑑開始往後讀完,最重要的是把人格、智力跟行為衡鑑的知識補齊,以及各種治療學派的名詞解釋背熟,中正跟政大就非常喜歡考。後面的臨心議題,健康、神經、社區、司法,裡面的概念極度重要,因為這就是你未來如果要進研究所後需要選定的執業和選科方向,老師們也會考裡面的概念,尤其健康心理學可以搭配Hooley跟危芷分的內容整合在筆記上,了解壓力的運作模式還有相關理論,同時高醫可能會考生理回饋、政大會考壓力調節。而成大跟政大則是會考神經衡鑑的各種domain使用的工具,可以的話六大domain都要背1-3個工具去寫,今年成大也把社區心理學的概念拿來考(問社會安全網如何落實)裡頭對於自殺防治的內涵也很重要,所以要讀熟。
5.DSM-5(小冊子)
診斷小冊子一定要搭配著變態心理學去背,我自己的方式是剛開始碰變態時每讀完一個章節,就把該章節的「幾乎所有」診斷準則背熟,當然不需要一字一句去背,但是有幾條症狀、然後症狀各是什麼、持續多久,都要當作法律系的法典讀熟,他可以成為你寫個案題以及診斷臨床表徵的重要素材,也能夠作為理解診斷行為表徵的工具,會出現在選擇題當中,所以一定要乖乖的背,否則等到要考試前發現還不熟的話只會徒增焦慮,變成絆腳石而已。
三、普心、認發
1.普通心理學(Atkinson & Hilgard著,危芷芬譯)
普通心理學是我最早碰的科目,而且就是先從這本聖經本開始讀熟。很多人可能會說危老師翻譯得不好,但我倒覺得已經夠用,而且很重要的是,內容簡單易懂,架構也很棒,適合作為久未讀書的人入門的好書。建議每個章節都要做好筆記,並且在不同的考期都要再拿出來翻一次,尤其是到考古題階段時,你會發現很多普心考題都是從這邊出來的,再搭配你讀的變態、認發、社人,幾乎不需要上網找答案,如果你覺得翻不到考古題答案的話,可能是你看得不夠熟,再重新把對應的章節看一次吧!
2.認知心理學(Sternberg著,李宏鎰譯)
只有考台大的人才會需要看認知心理學,我自己是有把整本書嗑完,也重複看了三四次有,但是重點章節就是注意力、記憶、概念知識、思考而已,所以可以斟酌使用著看。
3.台大謝伯讓老師人類學習與認知課程
很幸運的是可以拿到謝伯讓老師的認知課程筆記,他用的書剛好是另外一本,可以補充到很多上述章節的實驗。讀這科的不二法門就是把所有實驗能記多少就記多少,但是近年台大認知出題方向蠻奇特的,有志之士就倚賴興趣讀下去吧!!另外,伯讓老師很強調注意力跟意識之間的關係,網上可以找到很多paper將這兩個主題做統整,聽聞老師的批改方式是只要能夠有邏輯的去論述即可,不見得要跟老師的觀點一樣,若需要的話可以上網查找這篇paper「Van Boxtel, J. J., Tsuchiya, N., & Koch, C. (2010). Consciousness and attention: on sufficiency and necessity.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1, 2096.」
4.發展心理學(Berk著,古黃守廉譯)
這本跟Shaffer的發展是聖經本,可以擇一念就好。我剛好是因為敝系以此書為教材,而且他沒有分成上下兩冊,方便讀就讀了。內容繁雜,很多實驗和研究要去背,但是台大考的方式就是以free recall的方式在提取不同發展階段的知識,並且要能夠做跨章節的概念連結,所以我建議還是要一字一句的讀熟,但是可以把每個章節做成心智圖,之後要複習的話就可以更加有效的用cued recall的方式在背誦,也能夠像單詞卡那樣進行快速複習。
5.性格心理學(Pervin著,葉光輝譯)
性格比較特別的是,他很常出現在臨床組的普心考題當中。綜觀前幾年的考題,比較多以發展社心為出題方向,但是近年來除了成大每年必考一大題的性格之外,政大也考越來越多(舉例:113年考了客體關係理論)所以如果你普心唸完,在考前行有餘力時,我會很推薦把性格好好讀過一遍,葉光輝老師翻譯的文字很淺白,能夠讀的很順也很快,推薦。另外如果你的第一志願是成大,非常建議特質論、社會認知、脈絡、演化都要讀熟,我自己是將每個章節一樣做成心智圖,方便提取「書中提到的例子」成大通常會用較後設認知的方式請你舉其中的實驗或研究,或者是直接問你最喜歡的性格論是什麼(舉例:112基礎),所以要注意。
四、面試
各校面試準備方法大相逕庭,除了要去參考前人的經驗之外,同時也要去了解各校配分佔比的狀況,並且據此去揣測學校教授用這樣的分數評比要找的是什麼樣的人才。然後可以多參考近5-10年的心得文,將面試的題目做個總整,進行模擬練習!
考試心路歷程:
透過這樣的心得分享,不僅僅是能夠傳遞自己的心意去滋潤給有意想要參與這場戰爭的考生,同時也對我這兩年來的考試歷程上做一個統整。
還有好多好多的內容難以在這篇心得文中完整呈現,包括各學校更詳細的考題分析、如何作答申論題的技巧等等,但是我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方式準備和作答,剛開始或許可能會有點吃力,只要堅持過前面那幾個月,保持好自己的節奏與良好的讀書習慣,一定都能夠越來越得心應手的。
再次提醒大家!沒有什麼努力是比踏實去做一件事情來得更重要,我想很多事情都沒有捷徑,唯有先了解自己是為了什麼理由而考試的,才能夠排除萬難,老老實實地坐回書桌上唸書。也許有人會曾在不同板上看到有些人可以用三四個月就能考取台大,但那個是別人,真正的步調在自己身上,這篇心得文的參考方式亦是,不必要以此去檢討自己,反過來應留意什麼是自己還可努力的。
重考的這一年對我來講收穫良多,第一年的我真的不知道自己想要走的領域是什麼,甚至不清楚自己是否想要成為一名臨床心理師,但是有了這一年且看且走,不斷地去思索自己為何而讀,對我今年能夠安定內心準備應考或是面試上都有很大的幫助,最大的轉變即是我不再去焦慮每一場考試的來臨,也不怎麼焦慮放榜的時刻,或許是我感受到自己真的有踏實唸書以及全力以赴的姿態應考,所以即便結果如何,也不愧對這一年重考的自己。
如果你是第一年的考生,那很棒,請你重視這場考試,他不是鬧著玩的,現在就開始建立心態,如果你是重考生,那務必把心回到自己身上,好好省思自己的動機與內心吧!